中国自2007年起已成为世界第一光伏电池与组件的生产国,产品主要出口欧洲。
二、江苏华扬与湖北华扬正式合并,真正实现1+1>2,聚合之力将考验并推动新华扬的再次腾飞。也有分析说,由于部分企业,早早通过频繁的区域招商会、季节性的促销定货会而提前稀释了经销商的备货、销货能力,而导致了企业在预测年会定货量时信心不足而放弃。
三、太阳能企业积极参与,四季沐歌、清华阳光、海尔、辉煌、日利达、元升、华帝等几十个行业知名品牌均已入驻,人气不错。但笔者依然认可年会如镜之说,尽管有些残酷。从现场了解的情况来看,有几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:一、桐乡国际新能源市场的定位有三点,即为进驻企业开拓代理商,在工程市场、国际贸易市场上为企业进行重点推广。一方面我们借助年会给本年度的市场做总结,分析优势与不足,该奖的奖,该惩的惩,该推而广之的就推而广之,该摒弃的就摒弃,所有优胜劣汰,对渠道的梳理和市场经验的总结均可通过年会做醍醐灌顶的工作。二、感恩节意在感恩,太阳雨针对企业内部员工、经销商、供应商整个太阳雨大家庭相关成员全面启动太阳雨家基金援助计划,人才与恩情在太阳雨被无限放大。
在笔者看来,太阳雨的年会是不能错过的,每每我们都能感受到的一种是激情,一种是感恩,一种是梦想。三、2012年辉煌公司将启动辉煌家?暖的战略,并通过营销双轮驱动的战术创新赢利模式,同时推出强商计划,重点扶持潜力经销商的增长。从光伏发电装机方面看,全球光伏组件需求量在1170万千瓦,而我国的相关产能达3000万千瓦,供大于求。
浙江光伏企业专家认为,欧元区银行是光伏电站和屋顶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。而在2010年,欧盟光伏装机量占全球光伏行业新增装机量的80%,欧盟成了光伏产品的主要市场。2008年,我国光伏企业数量不到100家,而目前多达500家。具体来说,在上游领域,企业要控制好原料质量及其成本价格。
希腊债务危机加剧后,意大利、西班牙和德国受到影响,各国政府削减财政开支。有专家分析认为,目前光伏组件价格大幅下降,电站建设速度提高,新政策给国内光伏企业打了一针强心针。
在原料方面,尽管我国是硅原料出口大国,但多晶硅提纯的核心技术掌握在7个国外厂商手中,这些厂商垄断了全球多晶硅原料供应。2005年,我国每公斤多晶硅价格在66 美元,但2007年12月,其价格已升至每公斤400 美元。原料供应被国外生产商垄断,终端市场也在国外,我国光伏企业受制于人,抗风险能力差。在高回报的诱惑下,大量资金涌入光伏行业。
同时,光伏产品的价格随之攀升。我国光伏企业要尽快改变两头在外的结构。欧债危机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影响较大。仅江浙一带,就有许多纺织企业转行投资光伏产业。
有关专家指出,我国企业要苦练内功,完善产业链。只有苦练内功才能度过严冬。
几年后,光伏产业将迈入成熟期。我国光伏产品主要出口欧洲,欧债危机导致产品需求量急剧下降,产品价格下跌,光伏组件价格跌幅超过50%。
正视市场规律,改变两头在外的结构严冬来袭,是否表明我国光伏产业进入衰退期?一些企业亏损、倒闭,是市场之手对过度投资的调节,也是企业优胜劣汰的必然。但2011 年,光伏行业遭遇严冬:产能过剩、欧债危机加剧、多国削减给光伏产业的补贴全球光伏市场不景气的状况凸显。我国光伏行业投资过热导致产能过剩 欧债危机和美国双反案让企业雪上加霜从2006 年开始,我国光伏行业连续4年产能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。从2006年至今,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刺激下,我国光伏产业投资居高不下。对我国企业而言,更可怕的是双反案引发的连锁效应如果欧盟也提起诉讼,我国企业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。然而,2011 年11 月,我国10 家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:8家企业三季度亏损,两家赢利企业的利润也比2010年同期下降七成。
在市场方面,2011 年我国光伏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,但我国光伏产品主要销往国外 国内光伏发电安装量少。同时,资本金的比例提高,让欧洲银行业不得不改变投资策略,减少对光伏项目的投资。
对此,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已立案。该电站将建在山西省大同,成为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发电项目。
光伏火箭中途脱轨下降进入21世纪,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常规能源供应短缺的背景下,太阳能发电受到投资方青睐。遭遇产能过剩、欧债危机和双反案三只虎近年来,投资热导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。
半年来,在拥有全球60%组件产能的我国光伏行业中,有50家企业倒闭。欧美经济政策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,直接影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。在下游领域,企业要降低发电成本,提高产品转化率。苦练内功,光伏产业或迎来春天2011年8月,国家发改委颁布《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》。
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光伏企业中,我国有保利协鑫、茂迪、天合光能、无锡尚德等4家,世界排名分别在第2、5、7和8位。一旦七大企业申诉成功,我国75家光伏企业的对美出口将受到影响。
在经过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和补贴扶持的发展初期之后,严冬会推动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,最终光伏行业会进入低成本时代。两头在外指原料和市场都依赖国外
2011 年11月25日,广东核电集团和保利协鑫能源公司宣布,将建设总装机规模100 万千瓦的太阳能光伏电站。在原料方面,尽管我国是硅原料出口大国,但多晶硅提纯的核心技术掌握在7个国外厂商手中,这些厂商垄断了全球多晶硅原料供应。
对此,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已立案。几年后,光伏产业将迈入成熟期。但2011 年,光伏行业遭遇严冬:产能过剩、欧债危机加剧、多国削减给光伏产业的补贴全球光伏市场不景气的状况凸显。我国光伏产品主要出口欧洲,欧债危机导致产品需求量急剧下降,产品价格下跌,光伏组件价格跌幅超过50%。
浙江光伏企业专家认为,欧元区银行是光伏电站和屋顶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。仅江浙一带,就有许多纺织企业转行投资光伏产业。
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光伏企业中,我国有保利协鑫、茂迪、天合光能、无锡尚德等4家,世界排名分别在第2、5、7和8位。在市场方面,2011 年我国光伏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,但我国光伏产品主要销往国外 国内光伏发电安装量少。
同时,资本金的比例提高,让欧洲银行业不得不改变投资策略,减少对光伏项目的投资。原料供应被国外生产商垄断,终端市场也在国外,我国光伏企业受制于人,抗风险能力差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